首頁 > 技術(shù)服務(wù) > 種植技術(shù)
種植技術(shù)
在逛超市中我們看到的大蔥多是光鮮亮麗的,但是它在種植過程中因管理種植以及管理不當也會有殘次品,人們不由想大蔥是怎樣種的呢?
一、選地及選種類
?。ㄒ唬?、選地
選擇地勢高爽、土層深沉、沒有種過蔥蒜、富含有機質(zhì)、疏松地砂壤土、pH值請求在7-8的地塊種植。
1、大蔥怕澇不怕旱,要選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大蔥。能夠以四個小時內(nèi)雨水能否滲排為參數(shù)選地。
2、忌重茬,重茬減產(chǎn),輪作三年減產(chǎn)嚴重,近乎絕產(chǎn)。
3、大蔥請求中性土壤,栽培允許的ph值范圍是5.9-7.4。
(二)、選種類
應(yīng)選用優(yōu)質(zhì)、高產(chǎn)、抗病蟲、抗逆性強、順應(yīng)性廣、商品性好的大蔥種類。
1.高白牌章丘大梧桐 該品系純度高,商品性好,普通株高130 ~150厘米,白長50~70厘米,蔥白莖粗3~4厘米、單株重0.5~0.75公斤,最重可達1.5公斤,畝產(chǎn)4000~5000公斤。
2.氣煞風 章丘中央種類,植株粗壯,不分蘗,蔥白長40~50厘米,徑粗5厘米左右,基部略有膨大,株高l00~120厘米,單株重 0.4~0.5公斤,個別株達1公斤,畝產(chǎn)略低于大梧桐品系。
3.新一代高白大蔥種 抗紫斑病、黑斑病、霜霉病、灰霉病,普通畝產(chǎn)5000公斤,高產(chǎn)田達10000公斤,耐貯運,凈菜率高。
二、播種及幼苗管理
1、整地做畦,施足基肥。
播種前15-20天分離整地,每畝施腐熟堆肥1500千克,過磷酸鈣40-60千克,三元復合肥15千克,將苗床做成寬100-120厘米、高30厘米、溝寬30厘米的高畦。每畝苗床可栽大田7.5畝左右大田。
2、苗床處置。
為控制公開害蟲和土傳病害侵入,采用病蟲雙殺藥劑對水噴灑苗床。
3、適時播種。
大蔥育苗有秋苗、春苗之分,以秋播為主,秋播以10月5日前后一周為最佳時間,過早播種易抽薹,過晚播易凍害。春節(jié)凍結(jié)后春播,越早越好,為防低溫、枯燥,可用地膜掩蓋。
播前用清水漂除癟粒和雜物,再用清水浸種 24小時,畦面澆足底水,水浸透后播種,將種子混合細土20倍停止撒播。播種后,覆土0.8~1厘米厚,4~5天后輕摟畦面,防止畦面裂痕,促進出芽。5-7天后,當出苗70%左右、蔥苗長至2-3厘米時,及時在黃昏揭草灑水練苗。
三、苗期管理
大蔥苗期不耐旱,需恰當堅持土壤潮濕,否則,生長遲緩,不平均。播后30天停止間苗、拔草、澆水間苗,1~2次,苗距10厘米左右。1葉1心至2葉1心隨水追施速效氮肥,每畝施尿素5-10千克;同時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,用苗菌靈防治1-2次。移栽定植前控氮蹲苗,促苗根多強健。
四、定植及移栽
1、整地開溝,翻耕前養(yǎng)草滅草,普通每畝用10%草甘膦水劑0.5千克對水50千克噴霧。有條件的最好畝撒施圈肥2000公斤,大田翻耕耙平后,按行距開 溝,溝深30厘米,順溝施基肥30-40公斤(三個15的45% 復合肥)。雙行定植,株距3-3.5厘米,每畝栽苗2萬株左右。
大蔥高產(chǎn)栽培可達5000~6000公斤/畝,產(chǎn)量高,吸收的營養(yǎng)多,每消費1000公斤大蔥需純氮2.7~3.3公斤,五氧化二磷0.5~0.6公斤,氧化鉀3.3~4.0公斤,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∶0.4∶1.3,大蔥對鉀、氮營養(yǎng)非常敏感。目前消費中,重施氮磷肥,不施或少施鉀肥現(xiàn)象突出,土壤速效鉀含量大幅度降落,氮磷鉀比例嚴重失調(diào),招致大蔥病蟲害加劇,產(chǎn)量降低,質(zhì)量變差,種植大蔥的經(jīng)濟效益降落。施鉀可促進大蔥的生長,進步抗病蟲害才能。缺鉀大蔥生長發(fā)育緩慢,植株矮小,蔥白短小,產(chǎn)量低。施用鉀肥后大蔥產(chǎn)量增加22.3%~28.2%,維生素C含量進步7.20%~16.0%,可溶性糖份含量相對進步15.5%和12.7%,硝酸鹽含量降落22.6%和26.5%;每畝增加收益1690~2000元,施用鉀肥的產(chǎn)投比高達72.42和40.67∶1。
大蔥均衡施肥技術(shù)煩瑣易行。施肥量:在施用有機肥的根底上,中等肥力地塊,適合施肥量為每畝施用純氮20~25公斤、五氧化二磷6~8公斤,氧化鉀20~30公斤,折合尿素40~55公斤,普經(jīng)過磷酸鈣(有效磷含量12%)50~65公斤,氯化鉀(有效鉀含量60%)35~50kg。土壤肥力較低、缺乏有機肥時,可思索應(yīng)用較高的施肥量;反之,土壤肥力高,地力根底好時,可恰當減少施肥量。
施肥辦法:大蔥播種前,20%的氮鉀肥和全部磷肥混勻作基肥全層撒施,深翻入土,余下的80%氮、鉀肥作追肥,于立秋 和白露分兩次追施。
2、起苗選苗,一畝苗田移栽大田四畝左右,株距3厘米左右,畝栽苗2萬株。取苗前2天澆水,用鏟鏟苗。定植時,按苗大小分級定植,剔除病、弱苗。如蔥苗過長,可將蔥苗上半部1/3用刀切去,不能切及心葉。打立栽插,位置選擇在畦面斜坡一半處停止,深度5厘米
3、移栽時間:移栽定植時間6月下旬開端,最遲7月20日前完畢,即控制苗齡60天、培育4葉、株高30-40厘米、莖粗0.6-0.7厘米時為好,保證生長期不低于130天(封凍前計算)。每畝蔥苗可栽4 畝大田,株距6.5~7厘米,畝保苗1.3~1.5萬株。栽前順溝澆透 水,水滲后插蔥,深度以不埋心葉為宜。
4、移栽辦法有兩種一是旱栽法,按3厘米株距順溝排列,埋土定植后澆水。二是水栽法,即先澆水,待水滲下后用蔥杈杈住蔥根直插入溝,此法新蔥區(qū)最好在技術(shù)人員現(xiàn)場指導下停止,以免怠工。
五田間管理
1.追肥澆水
此項措施是蔥白生長的重要措施。控制"前輕、中重、攻中、補后"的準繩,以氮肥為主,重用鉀肥,統(tǒng)籌磷肥。分離培土除草停止。生育期共追肥4次,第一次在"立秋"前至"立秋",追施腐熟圈肥或餅肥或糞干,第二次在"處暑"前后追速效氮肥,并配合磷鉀肥。第三次在"白露"前后追速效氮肥。第四次在"秋分"前后追施化肥。
定植后應(yīng)及時澆定根水,大面積消費時,可在雨后每畝施尿素5千克。如遇干旱,應(yīng)及時灌水保苗,做到隨灌隨排,忌大水漫灌。灌水時間不能超越36小時。當8月下旬日均勻溫度降至25℃以下、大蔥進入旺盛生長階段,分離培土施肥。第1次培土施肥大,每畝追施優(yōu)質(zhì)腐熟欄肥1500千克,餅肥50千克,氮磷鉀三元復合肥40千克;第2次追肥以化學肥料為主,復合肥25-30千克,尿素20千克。每次施肥田間要堅持一定濕度。同時要做好大田的"三溝"配套,以防連陰雨形成水漬害死苗。
2.培土除草。
大蔥經(jīng)濟產(chǎn)量取決于莖的粗細和長短,(依據(jù)出口蔥白請求要達35厘米)。因而,培土除草是大蔥管理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普通培土3-4次。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,當蔥莖粗度長至1厘米左右時,分離中耕除草、施肥停止2次淺培土;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,當蔥莖長出地外表10厘米以上開端第3次中耕培土。最后一次應(yīng)在11月20日前完畢全部培土工序,培土總高度在35厘米以上。關(guān)于草勢旺盛的田塊,能夠采用化學除草,可(帶防護罩)選用草甘膦近空中噴施滅草。
前期淺培,后期高培,不埋心葉少傷邊葉為準繩,第一次追肥后用小鋤淺圍,澆水后勾松。第二次追肥后培土6.7厘 米。第三次追肥前培土7~10厘米,第四次追肥前培土10~13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