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技術(shù)服務(wù) > 種植技術(shù)
種植技術(shù)
甘藍是我們常見的蔬菜種植品種,在種植過程中不只對種類的選擇很關(guān)鍵,對栽培技術(shù)也很關(guān)鍵,總體留意要點如下:
一、種類選擇
目前越冬甘藍種類繁多,但質(zhì)量良莠不齊?!氨狈蕉谌枴?原名冬冠三號)質(zhì)量穩(wěn)定,是北方園藝研討所開發(fā),合適山東等北方地域種植,抗低溫春化才能強,幼苗露地抵御―15℃低溫,結(jié)球高球型,單重1.5千克~2.0千克,畝產(chǎn)近萬斤??山佑衩住⒚藁ú?,或與果樹、小麥地套種。
二、高效栽培形式及效益剖析
露地越冬栽培:投入種子、地膜、肥料款共計200―250元/畝,畝栽植3600株左右,產(chǎn)量凈菜4000千克/畝,4月底至5月初收獲,近年來批價0.12―0.35元/500克。收入1500―4200元/畝,比小麥少澆水,不運用農(nóng)藥,種植一畝甘藍頂種植5至20畝小麥的收入。收獲甘藍是在陽光明麗的春季,種植越冬甘藍比小麥早騰茬一個月。管理比小麥簡單,收入是小麥的5―20倍??膳c小拱棚種植的“中甘11”、“8398”同時收獲上市,投入少,也防止了種植“中甘11”、“8398”冬季育苗的繁瑣。
小拱棚種植:倡導(dǎo)該種植形式,效益高,2003年在萊西、龍口、安丘小拱棚種植4月上旬收獲上市,地頭批價0.7元/500克,比其他甘藍種類小拱棚種植早收獲近一個月,畝收入萬元左右??偼度朐谏鲜鐾度氲母咨?,每畝增加600元的小拱棚的塑料制薄膜及竹料。該形式是“北方冬冠三號”種植的最佳形式。
三、栽培技術(shù)要點
1、育苗:該種類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種,早育苗構(gòu)成大苗越冬才能強,但不能自覺過早育苗,大苗容易春化抽薹。因而育苗時間控制在9月20日至10月10日。每畝用苗床40平方米~50平方米,平整苗床,每50平方米苗床平均撒施1千克二胺與苗床土混勻,澆透底墑,待水滲下后平均播種,畝用種60克,播種時種子散布平均稀播,后掩蓋0.2厘米厚的細土,覆地膜保墑,三天后揭掉地膜。
2、苗床管理:出苗后苗床見干見濕,25天~35天后,幼苗長到3片~5片葉可移栽大田。
3、移栽:于10月20日至11月初將幼苗移栽,株行距45x40,畝栽植3500株~3800株。栽后立刻澆水,有條件的可畝施50千克二胺或3方~5方雞糞作底肥,基肥整地時施入。
4、扣地膜:于11月底至12上旬將甘藍幼苗掩蓋保墑,甘藍幼苗不引出來,冬季不澆水。
5、扣小拱棚:提早上市可元月中旬掩蓋小拱棚,此形式栽培效益高。小拱棚無須掩蓋麥秸及草苫子。小拱棚于三月底撤掉。
6、露地越冬栽培春季管理:三月中下旬將幼苗引出地膜,壓土,地膜不撤可保墑提溫。三月底依據(jù)土壤的墑情澆水,澆水時隨水沖施有機肥25千克/畝。
7、抱心期管理:抱心期依據(jù)土壤的墑情澆水并隨水沖施碳胺100千克/畝。4月底至5月初一次性收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