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技術(shù)服務(wù) > 種植技術(shù)
種植技術(shù)
生姜是我們市面上常見的調(diào)味品,生姜想要取得高產(chǎn)就需求對生姜種植技術(shù)多加留意,下面小編為大家引見幾點生姜高產(chǎn)栽培技術(shù)留意一下要點。
l、嚴厲選地,防止輪作:選擇土質(zhì)肥美、土層深沉、透氣性好、有機質(zhì)豐厚,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、壤土、粘壤土,請求田塊地勢稍高,排灌便當,不易積水。生姜不宜輪作,應與水稻、十字花科、豆科作物等停止3―4年的輪作。
2、精選姜種,促進早發(fā):選擇姜塊肥大飽滿、皮色光亮、肉質(zhì)新穎、質(zhì)地硬、具有1―2個壯芽、重50―75克、無病害的老姜作種姜。種姜播種前用50%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。種姜消毒后,先曬2―3天,待姜塊外表發(fā)亮時,即可堆放,用稻草掩蓋停止保溫催芽,請求堅持潮濕,溫度控制在20~25℃,當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。
3、適時播種,合理密植:灌溉條件好,氣溫高,且不催芽,在驚蟄季節(jié)播種;無灌溉條件及氣溫低,且需求催芽,在清明前后或谷雨季節(jié)播種。播種實行條播,行距35~40厘米,株距26~30厘米,溝深10―20厘米,每畝用種500公斤左右。畝用15公斤尿素、25公斤復合肥作種肥,將肥料放入溝內(nèi)與土壤混勻。播前1小時左右澆底水,使土壤潮濕,將姜塊程度放在溝內(nèi),使幼芽方向堅持分歧,并用手悄悄按入泥中,覆潮濕細土5厘米左右。
4、施足基肥,科學追肥:生姜生長期長,應采取施足基肥、屢次追肥的準繩。整地時,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、鉀肥25公斤作基肥。當苗高30厘米左右、1―2個分枝時,追1次肥,畝施20公斤尿素,也可用清糞水澆苗;立秋前后,畝施復合肥50公斤、硫酸鉀25公斤,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開溝施入,覆土灌水;公開根莖膨大時,畝施尿素10―15公斤、硫酸鉀15―20公斤。
5、遮陰降溫,促進生長:生姜是喜陰,不耐高溫和強光的植物,因而夏季生長期間要停止遮陰,以促進生長。遮陰辦法很多,能夠搭棚遮陰,也可與高稈作物玉米停止間作。
6、防旱防澇,及時培土:生姜不耐干旱,也不耐澇,對水分請求嚴厲。生長期以堅持土壤潮濕為宜,在夏季高溫期間,應及時澆水降溫,以早、晚澆水為好,雨水天應及時掃除田間積水,以減少姜瘟的發(fā)作。為避免根莖顯露空中,表皮變厚,質(zhì)量變劣,要停止培土,普通分離澆水施肥停止2―3次培土,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。
7、搞好病蟲害防治:病害主要有腐朽病和斑點病。腐朽病普通在7月始發(fā),8~9月為發(fā)病盛期,發(fā)現(xiàn)病株及時拔除,挖去帶病菌土,在病穴內(nèi)撒施石灰,用潔凈無菌土填埋。斑點病發(fā)病初期噴灑50%百菌清800倍液,隔7~10天噴1次。蟲害主要有姜螟、姜蛆,用敵百蟲或辛硫磷停止葉面噴灑防治。